哈萨克族主要传统节日及禁忌
哈萨克族男女都善骑术。青年男子喜欢摔跤和叼羊,每逢节日和喜庆,牧民都要举行各种骑术表演和比赛;“姑娘追”是青年们最喜爱的娱乐项目。哈萨克族的节日主要有肉孜节、古尔邦节和纳吾鲁孜节。前两个是源于伊斯兰教的节日。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。
哈萨克族节日--肉孜节
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,肉孜节,这个名称来自波斯语音译,而阿拉伯语的音译则为“尔德·菲土尔”,意为“开斋节”,所以“肉孜节”又称为“开斋节”。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,每年伊斯兰教历9月,教徒要封斋一个月。在斋月里,穆斯林只要不是病人、旅客、怀孕和哺乳的妇女,每天从黎明到日落前,要戒除一切饮食和房事。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每天进两餐。
斋戒是教徒必行的“天命”功课,象征着内心负疚的穆斯林向安拉忏悔和赎罪,以此来培养哈萨克族教徒成为能够忍受饥饿、克己禁欲、畏主守法的人。斋戒不仅是不吃不喝,主要是杜绝一切不良行为。在封斋月里,除了每天的五次礼拜之外,在晚间还要做一次2O拜的礼拜。哈萨克族人由于礼拜寺少,一般都在毡房内进行。一个月斋戒期满,伊斯兰教历10月1日即行开斋,这一天,各氏族部落的哈萨克族人都得聚集附近礼拜寺中净身礼拜,相互祝贺,这一日就是肉孜节。
哈萨克族人每年都欢度肉孜节三天。过节时,哈萨克族男女都要穿上最新最好的衣服,骑着马成群结队地互相拜节。首先小辈给长辈拜节,每家都准备丰盛的食品,这些食品大都是在斋月最后一个主麻日(星期五),也就是第四个主麻日后开始制作的。这些食品以油炸食物为主。这一天还要举行各种文娱活动。
哈萨克族节日--古尔邦节
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古尔邦节,在肉孜节之后70天,称为回历的新年,也叫大节,比肉孜节隆重。“古尔邦”一词系阿拉伯语音译,意为“献牲”,所以也称“宰牲节”。
在古尔邦节里,哈萨克族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,每个家庭都要准备包尔沙克(油炸果子)、油饼和各种点心,富有的哈萨克族人家宰羊、宰牛,用以待客或馈赠。宰羊时,传统习惯不绑羊腿,据传说,宰的这只羊是上天堂乘骑的牲畜,绑了腿就没法行走,也就上不了天堂。宰后切成大块煮,熟后放在大盘子内,客人来后,主人便当着客人的面用刀子削成片,热情地请客人吃肉,并请喝一碗肉汤。节日里,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,走亲串邻,祝贺节日,在节日的白天,还要举行赛马、叼羊、姑娘追等富有情趣的、别具一格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。晚上人们欢聚一堂,唱歌跳舞。
哈萨克族节日--纳吾鲁孜节
“纳吾鲁孜”是哈萨克语“送旧迎新”之意,是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,节期在民间历法的新年第一天,大致在农历春分日。
这一天,哈萨克族各家都吃一种用小米、大米、小麦、奶疙瘩和肉混合做成的饭。哈萨克族人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互相登门祝贺,主人要用亲手制作的节日食品招待客人,大家在冬不拉的伴奏下唱一种专门在这一天唱的、有固定曲调、即兴填词的节日歌,并翩翩起舞。在牧区的有些地方,人们还要在这一天宰杀牲畜,把羊头赠给老人,借老人的祝福祈求来年获得丰收。
哈萨克族的游牧生产活动沿用自古相传的十二生肖纪年法。每年在阴历正月春分那一天(阳历3月21日前后)被称为“纳吾热孜”节(即新年之意),是哈萨克族人民的春节,即哈历新年的元旦。
(编辑:www.sjfsw.cn)